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•身边的榜样: “团长支书”雷凌峰
2019-11-13 14:45:57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临武新闻 | 编辑:倪睿彤 | 作者:胡 涛 邝东昱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8382

西瑶乡大岭背村是省级贫困村,村支书雷凌峰曾是广州军区某部队的团长,原本可以拿着退休金安享晚年的他,却选择了回到家乡。从2017年担任村支书来,雷凌峰扎根基层、任劳任怨,搞搬迁、做产业,原本贫困的山区农村,焕发了一片生机,村民们也尊敬地称呼他为“团长支书”。


大岭背村易地扶贫搬迁点由于地势问题,每到冬季,自来水会出现缺水问题,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这几天,雷凌峰带领着村民在村里做规划、选点,等这些确定下来就可以动工了。

为了解决季节性的缺水呢,我就想在这一块打个井,来解决季节性的缺水,那么具体地点,商量了以后,就定这个位置,定在这里的好处嘞就是地势比较高一点,再一个相对比较集中,这个估计打十多米就有水,反正要打到有水为止。这肯定有水的,接着这再搞两个蓄水池。

大岭背村易地扶贫搬迁点是2018年完工的,当年就实现了全部入住,2017年雷凌峰返乡回家,接手的第一件事就是易地扶贫搬迁。

西瑶乡大岭背村支书 雷凌峰:

因为这是民生工程,也是涉及到我们这个大岭背贫困村、贫困户的一件大事,所以我在内心当中感觉不管遇到什么困难、什么问题,都得想方设法,把这个硬骨头啃下来。

带着这个决心,雷凌峰全身心投入到了工作当中去,可棘手的问题是,搬迁点不是他们村子的地,而是邻村寺湾村的。征地本来就是件难事,征别人村的地更是难上加难,为了这块地,雷凌峰天天往邻村跑,费劲口舌,想尽办法。

西瑶乡寺湾村支书 雷渊军:

三天两头就往我们村里跑,不停的去找村民,然后又不停地来找我们村委干部,时间一长呢,村民跟我们村支两委的干部,说实话见到他这么真诚,大家都被他这份决心跟他这种真诚打动了。

西瑶乡大岭背村村民 龙也青:

挨家挨户去搞,都是他带动去搞,很辛苦的他,搞这个易地搬迁啊,做了多少工作,没有人帮他,都是他的事。

按照政策,非贫困户是不可以享受易地扶贫搬迁的,因为这事,村里没少闹矛盾,甚至还有些不了解情况的村民去县里上访、告他。

西瑶乡大岭背村支书 雷凌峰:

当时说实在话心情也复杂,内心也感到很难受,但是我自己觉得,既然要搞这个事、要做这件事呢,就必须承受这些压力,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,遇到多大的问题,都得坚持,我觉得一定要咬咬牙坚持下去。

大岭背村总面积有19.86平方公里,31个自然村分布在大山的不同角落,为了消除村民之间的矛盾,雷凌峰每天开着车在山里来回奔走,一天下来,也走不了几户人家。

西瑶乡大岭背村村民 雷渊华 :

(他)就是一户一户的去做,不止一次,花了多少次,开了多少会,也吵了多少架,说实在的,确实不容易。

白天忙工作,回到家还要自己做饭,长时间的劳累,雷凌峰的身体也出现了问题,诱发了右侧肾肿瘤,现在每天还得用药养着。

西瑶乡大岭背村支书 雷凌峰:

这个药每天都要坚持要吃一次,不吃这个药呢这个身体指标就不正常,长此以往就会形成尿毒症。

西瑶乡大岭背村村民 何见生:

开始我不知道他(雷支书)有这个病,后来他才告诉我他说有病,我又问他,你工资这么高,你回来图的是什么。他后来回答我说,为了家乡,为了家里好,为了家里的人好。

现在易地扶贫搬迁点已经搞好了,雷凌峰又忙着帮村民们搞产业,为了打消大家的疑虑,他经常带病外出考察,替企业牵线,还上山照看茶叶,几次都忙的忘了吃药,回家倒头就睡。村民们还经常劝他多休息以身体为重,他却还坚持要来上班。

西瑶乡大岭背村支书 雷凌峰:

因为我本身是从大岭背土生土长出来的,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一名老兵,心里想的就是想为大伙做一些好事做一些实事,让山里面的老百姓日子过得越来越好。

西瑶乡大岭背村村民 雷志英:

他总是为我们着想,从不为自己考虑。

从大岭背易地扶贫搬迁点走完31个自然村大概有60公里路,三年来,雷凌峰来来回回不知道走了多少遍,在他的带领下大岭背村2018年实现了整村脱贫,全村58户,229人也全部脱贫摘帽。

西瑶乡大岭背村支书 雷凌峰

我现在身体有病,刚刚住院回来,人的生命是有限的,我想哪一天也许就身体不行了,但是我想,只要是身体允许,还能走得动的情况下,我将继续为大伙、为大家尽心尽力,做一些有益的事情。

西瑶乡党委书记 孙海斌:

我觉得这就是他作为一个共产党人和革命军人的初心和使命,他一直就是这样践行他的初心和使命的。


责编:倪睿彤

来源:临武新闻

要闻
时事要闻
主题报道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